武岡富田中學2010年下學期“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
活 動 方 案
為了認真落實學校工作安排,促進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與能力,按照學校工作計劃部署并結合實際,學校決定舉行“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教科室特制定”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方案,具體安排如下:
一、建立“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的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組 長:廖名智
副組長:周樂民、梁順元、戴勇、肖坤孝、楊文武、伍建中、王業主
(二)工作小組
組 長:肖坤孝
副組長:李艷春、王瑞田、楊明愛
組 員:粟柏元、林 艷、聶麗芳、柳新民、許珊紅
方小明、王萬樹、王劍雄、毛政忠、毛振華
夏光艷、鄧霞云、沈登友、戴衛兵、王文峰
二、競賽安排
(一)、初賽:由各教研組長負責組織,在初賽的基礎上,評選出決賽教師,要求高初中語文,數學,英語每組肯定兩名教師參加決賽,其它政史地,理化生,音、體、美、信息組各科保證一名教師參賽。共計28堂課。
(二)、決賽:
1、成立決賽評審小組,由領導小組、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組成決賽評審小組。(具體人員未定)
2、決賽不分初中、高中,分學科按比例確定一、二、三等獎名額。
(三)、“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的要求:
1、全校在崗教師應全員參與,未參加初賽的不能選拔參加決賽。
2、初評小組應于在2010 年11月26 日(第14周星期五)前向教科室報送參賽決賽的教師名單和參賽內容
3、正式上課前每位參賽教師要將參賽教案打印好10份,參賽的教案與課件交教科室(以便來年選送優秀教案和課件)。
(四)、比賽時間地點安排
1、時間:第15周—16周的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第五節開始(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2、 地點:高中部多媒體教室
三、激勵措施
1、學校將安排專項經費,對獲得學校一、二、三等獎的教師給予獎勵。
2、在此項活動中獲得一、二等獎的教師今后在評選優秀時,在同等條件下,學校將予以優先推薦。
3、獎勵辦法
一等獎取6名,獎金80元/人;二等獎取8名,獎金60元/人;三等獎取14名,獎金40元/人。競賽結束后,在學校舉行的教師大會上由學校領導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富田中學教科室
2010年11月20日
富田中學2010年下學期“中青年教師課堂有效教學比武”安排表
一、時間安排表:(第十五周星期一 —— 星期四)12月6日—9日
時間
|
參賽科目地點
|
參賽教師
|
評課與反思
|
星期一第二節
|
數學(紅樓多媒體教室)
|
李葉芳
|
星期一第七、八節
評委和數學老師
在紅樓多媒體教室
(柳新民、毛政忠)
|
第三節
|
數學(高 69班教室)
|
王建擁
|
第五節
|
數學(紅樓多媒體教室)
|
陳艷香
|
第六節
|
數學(高60班教室)
|
黃麗云
|
星期一第一節
|
物理(紅樓多媒體教室)
|
李銀娥
|
星期一第七、八節
評委和理化生老師
在紅樓四樓會議室
(方小明、毛振華)
|
第二節
|
物理(高 66 班教室)
|
馬躍強
|
第三節
|
生物(紅樓多媒體教室)
|
馬立云
|
第五節
|
生物(高63 班教室)
|
王剛
|
第六節
|
化學(紅樓多媒體教室)
|
鄧建軍
|
星期二第二節
|
語文(紅樓多媒體教室)
|
殷姣云
|
星期二第七、八節
評委和語文老師在紅樓四樓會議室
(聶麗芳、王劍雄)
|
第三節
|
語文(高51班教室)
|
肖文剛
|
第五節
|
語文(紅樓多媒體教室)
|
劉芙蓉
|
第六節
|
語文(高61班教室)
|
王顯雄
|
星期二第一節
|
政治(紅樓多媒體教室)
|
姜敏
|
星期二第七、八節
評委和政史地老師
在紅樓多媒體教室
(王萬樹、鄧霞云)
|
第二節
|
政治(高66班教室)
|
呂園林
|
第三節
|
歷史(紅樓多媒體教室)
|
胡素芳
|
第五節
|
歷史(高48班教室)
|
黃一剛
|
第六節
|
地理(高60 班教室)
|
徐小富
|
星期三第二節
|
英語(高63 班教室)
|
黃海英
|
星期三第七、八節
評委和英語老師在紅樓多媒體教室
(許珊紅、夏光艷)
|
第三節
|
英語(紅樓多媒體教室)
|
張雪峰
|
第五節
|
英語(高 51班教室)
|
李菊
|
第六節
|
英語(紅樓多媒體教室)
|
黎朝暉
|
星期四第二節
|
音樂(高61班教室 )
|
周輝
|
星期四第七、八節
評委和音體美信息老師在紅樓多媒體教室
(戴衛兵、沈登友、王文峰)
|
第三節
|
美術(紅樓多媒體教室)
|
唐素紅
|
第五節
|
體育(高中部大操場)
|
陳林
|
第六節
|
信息(高57班教室)
|
王常才
|
二、評委安排表:
語文組:戴勇、廖名智、伍建中、劉夢龍、歐歌、周宜課、聶麗芳、王劍雄
數學組:梁順元、王業主、王正春、周維鰲、李合飛、鐘訓偉、毛政忠、柳新民
英語組:廖名智、周樂民、肖坤孝、王瑞田、段啟標、粟柏元、許珊紅、夏光艷、
理化生組:楊文武、肖坤孝、楊明愛、陳立潭、粟柏元、許立文、方小明、毛振華、
政史地組:周樂民、梁順元、肖坤孝、李艷春、朱書偉、王萬樹、鄧霞云、鐘柱安、
音體美信息組:肖坤孝、梁順元、周樂民、戴衛兵、肖向東、林艷、沈登友、王文峰
三、比賽要求
(1)上課
上課內容由參賽老師自定,要求教研組認真組織,可以集體備課和做課件,可以預賽試教,要求體現本組的最好水平。教案打印10份在上課前交教科室,上課時間為40分鐘,必須體現有效教學和新課程理念。初中比武的教師帶學生在高中紅樓多媒體教室上課,高中的比武教師在高中教室上課,在高中教室上課時,由該班主任準備30人聽課的凳子。
(2)聽課與評課
評委組的第一位校長是該組的領導,教研組組織本組教師按要求聽完本組的(高初中)教學比武課,并且在安排評課的時間組織好本組教師參加本組的評課與反思。如果聽課、評課時間與上課時間有沖突,請參加上課與聽課的老師自行調好課,要求聽課教師認真填好聽課登記表,評課后統一收好交教科室存檔。每堂課由教研組組長清點人數報該組領導,不按照要求參加聽課的教師,嚴格按照學校的出勤制度扣罰工資。
要求所有評委認真填寫好評分表,必須在備注欄內填好每項得分才可以填總分,在精彩點評欄目認真指出參加比賽的教師在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之處。
(3)其它要求
由沈登友、李艷春負責拍照和課堂教學錄像的拍攝;由李艷春、粟柏元老師負責教案,聽課登記表的收發;林艷、鐘訓偉老師負責評委評分表的收發和統分。